为深化体教融合实践,优化人才培养路径,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于3月19日上午在第一教学楼213教室召开“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讨会”。会议由教育学院院长刘昕主持,2021级辅导员林莹晓雪、教务员李飞阳及来自北京市16所中学的实习单位代表共同参会。会议聚焦实习生培养质量、实践能力提升及校际协同育人机制,通过经验分享与问题反馈,为体育教育专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

严管厚爱:夯实专业素养与师德根基
刘昕院长在开场致辞中对各实习单位的支持表示感谢,强调教育学院始终以服务基础教育需求为导向,持续完善实践育人体系。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丁福芹老师作为指导教师代表率先发言,指出本届实习生存在角色转换滞后、自我管理松散、着装不规范等问题,建议强化“三大球”专项技能训练与师德规范教育,从思想到行动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实践赋能:校际协同共育优质师资
各实习单位代表结合培养经验提出针对性建议。北京上地实验学校汪巧琴老师介绍,该校通过“导师制”和实战教学打磨实习生能力,点名表扬郑佳杰等优秀实习生课堂把控能力突出,但指出部分学生纪律意识薄弱,呼吁加强思想教育。

顺义牛栏山中学张云峰老师高度评价北体大实习生的综合素质,强调双方合作实现“双赢”,并为实习生提供单人单间住宿及每日六元三餐的优惠待遇。他特别提出:“教师的一言一行皆具示范效应,需以‘为人师表’的标准严格要求。”

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王彦老师建议校方在实习前精准调研学生职业意愿,优先选派“乐教适教”者,同时加强教学管理能力培养。景山学校段炼老师结合十余年合作经验,肯定实习生创新能力逐年提升,但指出部分学生基本功需巩固,并呼吁强化中小学学段衔接意识。人大附中朝阳分校杨正英老师则聚焦信息化时代需求,提出加强PPT制作、课堂讲解及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培养。

精细保障:优化实习管理长效机制
多家单位分享了实习保障经验。首师大附属育新学校何娜老师表示,北体大实习生有效缓解了师资短缺压力,建议为实习生购买意外保险并保障实习连续性。清华附中奥森校区李泽亚老师从职业形象角度强调,实习生需注重教姿教态规范,保持良好体态,并重视教师资格证考取。人大附中彭伟老师则建议强化手写教案、运动会组织等实践技能,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

院方回应:多维发力推进培养改革
刘昕院长在总结中介绍,教育学院已构建系统的实习管理体系:暑期即与实习单位对接需求,开展教姿教态、口令训练等岗前培训;为每名实习生配备手册,要求撰写周记、总结及大单元教案,强化教学设计能力。她表示,学院将充分吸纳实习单位建议,从三方面深化改革:一是优化课程设置,强化“三大球”技能与信息化素养培养;二是加强职业认同教育,完善实习生选拔机制;三是推动实习保障制度化,建立长效协同育人机制。
本次研讨会通过校内外深度对话,为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精准改进方向。未来,教育学院将持续深化与基础教育一线的合作,助力学生从“技能专才”向“育人名师”蜕变,为首都体育教育事业输送更多高素质师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