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学科专业» 教研室建设» 体育教育教研室

教研室简介

 一 教研室介绍
1.教研室历史沿革
    体育教育学教研室成立于1996年,其前身是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理论教研室。教研室历任主任:王汝英、贾世仪、李晋裕、王则珊、卢元镇、曲宗湖、刘绍曾、王华倬(现任教育学院院长)、刘昕(现任教研室主任)。1996年体育教育学教研室成立以后,与体育统计测量教研室共同组成体育教育与体育统计测量党支部,历任党支部书记:王华倬、侯恩毅(现任党支部书记)。
    目前,体育教育学教研室是教育学院下属的学科教研室之一,是我校最早拥有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学校体育研究方向博、硕士研究生招生教研室之一,教研室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分别为学校体育方向的王华倬教授、姚蕾教授、陈伟教授(外聘),和适应体育方向的卢雁教授。
    多年来,教研室培养出了大批的学校体育管理、教学、科研方面的高级人才,他们活跃在我国教育和体育等各个领域,成为工作中的骨干力量,如:
   杨贵仁、潘志琛、黄汉升、季克异等工作在教育和体育管理领域的高级管理人员;
   毛振明、陈琦、于秀、董翠香、张威、刘新民等工作在学校体育教学科研方面的著名中青年专家;  
   先后培养学校体育研究方向博士生16名,硕士生60余名,现有在读学校体育研究方向博士生2名,硕士生21名。
2.学科介绍
   本教研室现有教师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教师学历分别为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2人、博士在读1人。
   多年来教研室承担了全校不同专业、不同学制的《教育学》、《教学论》、《课程论》、《学校体育学》、《体育概论》、《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体育科研方法》、《残疾人体育》、《体育教育教学原理》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具体如下:
(1)博士生课程:
   ·学校体育专业课(学校体育学科前沿研究、学校体育专题讨论、课题研究设计、相关基础学科理论介绍等)
   ·学校体育专题(课程编制原理、教育思想论、体育课程史论、体育潜在课程专论)。
(2)硕士生课程:
   ·学校体育专业课(11个专题);
   ·教学理论专题(教学论原理、体育教育教学原理);
   ·学校体育专题(美国教育与体育及运动研究热点、残奥运动与特奥运动);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
(3)本科生课程
   ·教育学(必修)
   ·学校体育学(必修、限选)
   ·体育科研概论(必修、限选)
   ·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限选)
   ·体育教学基本技能(限选、任选)
   ·体育游戏(限选)
   ·适应体育(必修、任选)
(4)成人教育 
   ·体育概论
   ·体育教学原理
   ·学校体育学
   ·教育学
   ·现代体育教学法
   ·体育教育领域热点问题
二 教研室教师构成

姓名
职称
学历
研究方向
姚蕾
教授
博士
学校体育
卢雁
教授
博士
适应体育
侯恩毅
副教授
硕士
学校体育
刘昕
副教授
博士
学校体育
张凯
副教授
硕士
学校体育

 三 办公地点、电话、邮箱
地点:北京体育大学教研楼417418419
电话:62989530
四 教学科研成果、获奖情况等
    近年来,教研室全体教师致力于体育教育科研工作,承担了多项科研课题,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我国城市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管理模式研究”、“我国优秀运动员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我国农民工子女学校体育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等,以及多项教育部、体育总局、北京市等省部级科研项目,在适应体育领域还积极加强与国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促进我国适应体育学科建设与发展。
    其中,《体育教学论学程》(姚蕾著)获得2006年度北京优秀精品教材奖;《中国学校体育现状调查》(姚蕾主持)获得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此外,还有多项成果参加了奥运会科学大会、亚运会科学大会、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以及其他全国性学校体育方面的国际性、全国性的学术交流活动,并获得多项校级教学成果、科技成果奖项。
   丰硕的科研成果为教研室教师成长带来了多项荣誉,如卢雁教授2009年曾获首都教育先锋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奖,刘昕副教授于2012年被确定为“国家体育总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培养对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