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全球体育教育比较研究中心
负责人:安亚伦
团队核心成员:王雪双、王少芳、王艳、王严淞、崔明坤、蔡娟、郭二榕、王轶玮、李思思、成盼攀、周婵
成员招募:长期欢迎有意愿共同开展研究与合作的同仁和青年学生加入团队!邮箱: anyalun@bsu.edu.cn
中心介绍:全球体育教育比较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比较研究中心”)是一支聚焦全球视野下中国特色体育理论与实践开展创新研究的团队,团队以名家名师为引领,以青年骨干为依托,以“有组织科研”“青年导师制”“项目攻坚团队”为抓手,形成了“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的跨学科协同发展模式,整体呈现出“层次高、专业精、成果好、结构优”的鲜明特征。
比较研究中心依托学校“双一流”建设优势,锚定“体育本色+教育特色”的发展方向,以“扎根中国,放眼世界”的宽广视野,长期围绕世界和我国体育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理论、政策和实践前沿问题开展研究,探索体育与教育发展的规律,把握国际体育与教育发展的趋势,为我国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指引。
研究方向:比较研究中心围绕体育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等战略需求,以体育高质量发展为导向,聚焦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强国建设、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高等体育院校高质量发展、全球体育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中国特色学校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等领域开展有组织科研。
成果简介:截至目前,团队围绕教育强国、体育强国、体教融合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需求,产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一)团队负责人及核心成员主持的部分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项目(近五年主持)
1. 2022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二战后美国联邦政府国际学生流动政策变迁研究”(22FYB258);
2. 2022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大国博弈背景下促进学生流动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研究”(22YJC880001);
3.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3 年度青年专项课题“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下吸引高层次外国留学生在京就业策略研究”(BACA23119);
4. 2024 年度北京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强国战略背景下首都留学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24JYC021)。
5. 2023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经合组织对全球教育的“规训”——基于 PISA 测试及其相关政策建议的批判性分析”(23FJKB023);
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规划 2022 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国家专项计划’政策效果全过程评估与优化路径研究”(CIA220287);
7. 2023 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外国高等教育名著在新中国的传播与影响研究”(23YJC880106);
8. 2023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义务教育课后服务供给模式的全球样态与中国方案研究”(23YJC880003);
9.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1 年重点课题“北京双一流高校青年教师跨学科学术职业发展研究”(AFAA21041);
10.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北京市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研究”(ADCA2020104);
11.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3 年青年专项课题“内在需求视角下流动家庭回应性教养对幼儿好奇心影响机制及干预研究”(BECA23114);
12. 2022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科交叉制度创新研究”(22YJC880080);
(二)团队负责人及核心成员出版的部分学术专著(近五年主编)
1. 安亚伦、蔡娟、王雪双等著:《西方主要国家的学校体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
2. 安亚伦、王雪双、蔡娟著:《全球视野下的学校体育:金砖国家》。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24年。
3. 王雪双著:《博士生的学术社会化之路:基于博士生个体的质性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22年。
4. 王少芳著:《中国对西方高等教育知识的引进与接受:1912-194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
5. 周海涛、郭二榕著:《如何做案例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年。
(三)团队负责人及核心成员发表的代表性论文(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CSSCI/SSCI论文)
[1]安亚伦,黄诗涵,刘宝存.日本纾解学生外向流动困境的经验与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24,(10):62-70.DOI:10.16194/j.cnki.31-1059/g4.2024.10.012.
[2]安亚伦,刘喆,赵昌恒.推拉理论视域下美国社区学院接收国际学生的特征与影响因素及其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4,(27):67-76+86.
[3]安亚伦,李锐,刘宝存.“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建设的理论困境与突围[J].复旦教育论坛,2024,22(04):103-109.DOI:10.13397/j.cnki.fef.2024.04.014.
[4]安亚伦,黄诗涵,王雪双.“一带一路”教育研究回溯与展望——基于2013—2023年教育学双核心期刊文献的可视化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24,46(07):30-40.DOI:10.20013/j.cnki.ICE.2024.07.04.
[5]耶夫多基姆·帕尔菲亚诺维奇,埃琳娜·波布科娃,安亚伦.15~17岁400 m运动员体能的神经网络预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4,47(02):154-156.DOI:10.19582/j.cnki.11-3785/g8.2024.02.013.
[6]安亚伦,刘宝存.美国留学生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回溯、反思与展望[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25(06):112-117.DOI:10.13763/j.cnki.jhebnu.ese.2023.06.015.
[7]安亚伦,刘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吸引国际学生的动因、策略与成效[J].比较教育研究,2023,45(11):99-109.DOI:10.20013/j.cnki.ICE.2023.11.10.
[8]安亚伦,刘宝存.美国联邦政府国际学生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评析[J].复旦教育论坛,2023,21(01):121-128.DOI:10.13397/j.cnki.fef.2023.01.014.
[9]安亚伦,段世飞.富布赖特计划制定与实施的权力博弈机制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22,44(08):37-44.DOI:10.20013/j.cnki.ICE.2022.08.05.
[10]安亚伦,滕一.后疫情时代美国留学教育的新特点、新挑战与新动向[J].外国教育研究,2022,49(07):45-58.
[11]安亚伦,刘宝存.美国促进高校学生外向流动的特征、动因与战略举措[J].江苏高教,2022,(07):92-102.DOI:10.13236/j.cnki.jshe.2022.07.014.
[12]安亚伦.美国国际学生流动政策的变迁及其内在逻辑——基于间断—均衡理论的视角[J].高教探索,2021,(10):77-84.
[13]安亚伦,段世飞.全球学生流动的特点、影响因素与趋势[J].复旦教育论坛,2020,18(05):93-99.DOI:10.13397/j.cnki.fef.2020.05.015.
[14]安亚伦,段世飞.推拉理论在学生国际流动研究领域的发展与创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25-35.
[15]安亚伦.倡议联盟框架视角下美国吸引留学生政策变迁研究——以《富布赖特法》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20,42(05):27-34.
[16]安亚伦,段世飞.美国高校接收国际学生政策的历史演进及其内在逻辑[J].江苏高教,2020,(01):111-119.DOI:10.13236/j.cnki.jshe.2020.01.017.
[17]安亚伦,谢佳.特朗普政府留学生接收政策对美国留学教育的影响[J].国际经济合作,2019,(06):142-152.
[18]安亚伦,刘宝存.新世纪以来美国接收国际学生的策略、成效与挑战[J].复旦教育论坛,2019,17(03):96-103.DOI:10.13397/j.cnki.fef.2019.03.015.
[19]王严淞,徐雅静,马莉萍.“掉队”或“跟上”:国家专项学生非学业适应发展追踪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24,(11):45-52.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24.11.07.
[20]吉拉德-M,王雪双.数字技术在运动员备战中的运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4,47(02):145-148.DOI:10.19582/j.cnki.11-3785/g8.2024.02.011.
[21]蔡娟,丰华文.他者视野中的高考——我国高考制度国际学术传播的焦点与展望[J].探索与争鸣,2023,(12):176-185+196.
[22]王少芳,江佩瑶,张慧.中国立场与异域新知:马启伟在美国春田学院时期的留学生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3,46(10):148-156.DOI:10.19582/j.cnki.11-3785/g8.2023.10.016.
[23]蔡娟.经合组织渲染的教育危象及其批判[J].比较教育研究,2022,44(12):44-51.DOI:10.20013/j.cnki.ICE.2022.12.05.
[24]郭二榕.民国高校学位服使用考论[J].高教发展与评估,2022,38(05):64-68+122.
[25]王严淞,马莉萍.精英高校能否弥补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能力劣势?——基于追踪调查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2,43(04):102-113.DOI:10.14138/j.1001-4519.2022.04.010212.
[26]王雪双,朱晓兰.新时代高等体育院校支撑国家发展战略研究:以北京体育大学科技助奥为个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2,45(07):47-56.DOI:10.19582/j.cnki.11-3785/g8.2022.07.005.
[27]郭二榕,张熙,刘天子.“申请-考核”制实践及其效果的混合研究:基于某高水平大学博导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22,(02):62-68.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22.02.10.
[28]蔡娟,刘云华.经合组织对全球教育的“规训”——国际学生测评项目排名政治批判[J].比较教育研究,2021,43(12):71-78+107.
[29]王严淞,马莉萍.“双一流”大学招生倾斜政策下弱势学生发展的追踪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21,19(01):89-96.DOI:10.13397/j.cnki.fef.2021.01.013.
[30]王雪双,王璐.美国博士生人才培养模式革新——以匹兹堡大学教育学院为个案[J].高教探索,2021,(01):77-82.
[31]郭二榕,沈文钦,王顶明.法学学位体系和教育规模的中美比较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0,(11):63-72.DOI:10.16750/j.adge.2020.11.011.
[32]王严淞.大学师生关系:概念、特性与维度[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5(05):73-80.
[33]An, Yalun, Jing Yang, Shuanghong Jenny Niu, and Jun Wang. 2022. "Health Firs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hinese Schools" Sustainability 14, no. 5: 3133.
[34] Cui, MK; Xia, Y and Wang, CL. 2022. “Does community matter?: a study on rural chinese teachers' turnover?” TEACHERS AND TEACHING 28 (3) , pp.263-283. DOI10.1080/13540602.2022.2062715
[35] Li Sisi & Liu Baocun.(2019)."book-review"Robot-pro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Higher Education(4),757-759.
[36]王艳,范虹颖,成盼攀. 健康中国视域下中国广场舞女性参与者主观锻炼体验的群体凝聚力研究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22, 45 (06): 142-151. DOI:10.19582/j.cnki.11-3785/g8.2022.06.013.
[37]王艳,杨慧. 竞赛规则演变对排舞赛事影响及优化路径研究 [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2, 48 (02): 100-103+130. DOI:10.15942/j.jcsu.2022.02.016.
[38]王艳. 中国的排舞原创作品融入中国不同民族舞蹈元素的研究 [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0, 32 (02): 134-139. DOI:10.14036/j.cnki.cn11-4513.2020.02.007.
[39]王艳,张亚玲. 全民健身视域下排舞发展的模式选择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9, 42 (11): 139-147. DOI:10.19582/j.cnki.11-3785/g8.2019.11.014.
(四)未来研究计划
团队将坚持以探索学校体育发展规律、服务国家体育改革实践、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宗旨,不断推进学术研究、政策咨询服务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致力于发展成为学校体育领域重要的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决策咨询智库和中外交流平台。